香港高等法院的卷宗悄然上线,三张传票背后,一位从车间技术员走到千亿商业帝国核心的女人浮出水面。
宗庆后溘然长逝留下340亿迷宫,杜建英与三名子女站在风暴中心。娃哈哈帝国曾经的“二当家”如今在法庭文件中被定义为一个更复杂的角色——三个孩子的母亲、离岸信托的受益人、十多家停工企业的股东。
2025年7月,香港高等法院第23号法庭内,三份署名“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的起诉书将娃哈哈现任掌门人宗馥莉推上被告席。
他们自称是已故“饮料大王”宗庆后的非婚生子女,要求冻结汇丰银行账户内的18亿美元信托资产,并追索父亲遗留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
这场突如其来的诉讼彻底颠覆了公众对宗氏家族的认知——此前宗馥莉一直被视作宗庆后唯一的继承人。
而原告律师提交的法庭文件揭示了一个埋藏三十余年的秘密:三位“神秘子女”的生母,正是娃哈哈集团前高管、曾与宗馥莉共同控制多家娃哈哈关联企业的杜建英。
NO.01
从技术员到商业帝国核心
1991年,25岁的杜建英以浙大光学仪器工程系毕业生的身份加入娃哈哈生产车间。彼时的娃哈哈刚以几百人的校办工厂兼并几千人的国有杭州罐头食品厂,正在经历第一次蜕变。
杜建英凭借出色的英语能力,起初负责娃哈哈罐头食品出口业务,很快成为宗庆后身边距离最近的核心助手。
1992年,娃哈哈遭遇“南京事件”。新产品果奶被南京地方标准认定为不合格产品,导致大半销售停滞。
当时宗庆后正在国外,杜建英连夜随区领导赶赴南京协调。她在北京一待就是三四个月,一点点做危机公关,直至卫生部专门出具说明函才返回杭州。
“作为上传下达的枢纽,杜建英的工作庞杂而繁琐,上要辅佐董事长宗庆后,下要了解集团各个事业部的工作发展状况。”一位曾与杜建英共事的娃哈哈老员工如此描述她的角色。
在宗庆后缺席时,她多次扛起大局。2007年,杜建英主导推动娃哈哈ERP系统建设,将其视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新起点。
即便在2008年初离职后,她仍在娃哈哈董事会留任至2019年,并通过广元金信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娃哈哈系企业40%股权,与宗馥莉形成微妙的资本纽带。
NO.02
教育情怀与资本棋局
离开娃哈哈后,杜建英并未沉寂。2010年,她在上海创办三捷投资集团,一脚踏入股权投资领域。这个以生物医药为重点的投资平台,逐渐织就庞大商业网络:
如直接持股长城人寿、宁波维卡绿建科技、同源康电子商务等企业;通过杭州联创永溢投资“宠物用品第一股”天元宠物;
通过杭州永宣永铭投资原新三板挂牌企业爱侣健康和胄天科技;持有浙江兴合实业投资集团21%股份(2022年营收1651亿元);参股生物医药企业康沣生物、哈尔滨精准基因等逾百家公司。
更引人瞩目的是她对教育的投入。受当教师的母亲影响,杜建英2014年创办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并任理事长。
她大胆探索国际化教育模式,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试图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开辟新路。
2020年9月15日,作为西湖大学荣誉董事,她重返校园与师生对话,分享创业心得。此时的杜建英,已从昔日企业高管蜕变为横跨资本与教育的多元人物。
NO.03
2000万讲席教授基金背后的科技情怀
2022年9月,浙江大学数学高等研究院收到一笔特殊捐赠——2000万元设立的“杜建英讲席教授基金”。这笔资金专项用于引进国际顶尖数学家和开展基础数学研究,彰显了她对原始创新的重视。
一个月后,她再次向母校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捐赠设立教育基金,支持母院科研事业发展。
这两笔捐赠恰逢中国推动基础研究的关键时期,杜建英以资本力量助推“新质生产力”源头创新,展现了超越商业的视野。
NO.04
340亿遗产争夺战中的母亲角色
2025年7月,一场遗产风暴将杜建英推向舆论漩涡。香港高等法院卷宗HCMP 1321/2025显示,三名持美国护照的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主张作为宗庆后非婚生子女,要求分割巨额信托资产。
诉讼材料揭示了令人震惊的时间线:长子宗继昌出生于1989年,杜建英尚未正式入职娃哈哈;1996年杜建英陪14岁宗馥莉赴美留学期间,在洛杉矶诞下女儿宗婕莉;幼子宗继盛出生于2017年,时年宗庆后已73岁;
值得一提的是,法律攻防战在港杭两地同时打响。在香港,争议焦点是18亿美元信托的性质;在杭州,三原告要求确认对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按市值超200亿元。
原告已申请DNA鉴定,要求调取宗庆后2023年在浙一医院的血液样本进行比对。
耐人寻味的是,诉讼爆发前一个月,《经济参考报》曾刊文指出,宗庆后去世后“娃哈哈系”有超过15家企业停工,而杜建英“几乎都持有股权”。
这些停工企业包括陕西娃哈哈乳品、天津娃哈哈食品等,与三原告担任董事的企业高度重合。更深的资本联结藏在股权迷雾中。
杜建英通过广元金信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娃哈哈多家关联企业40%股权,与宗馥莉形成“60%-40%”的持股结构。
在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中,杜建英与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共同担任董事,构建起实质性的家族控制网络。
然而截至2025年7月,香港高等法院法槌悬而未决,等待杭州实验室的DNA鉴定结果。三份美国护照掀开的不只是家族秘史,更暴露了中国草根创富一代在财富传承上的集体困境。
血缘或许能够秘密延续,但唯有阳光下的制度设计,才能真正守护财富跨越代际时的不灭价值。
结语:宗庆后的骤然离世,让这场横跨三十年的家族秘辛与财富博弈彻底浮出水面。杜建英从车间技术员到千亿帝国“二当家”的传奇履历,
最终在DNA鉴定报告和信托文件的褶皱中显露出复杂底色——她既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也是离岸资本网络的编织者,更是中国民营企业代际传承困境的缩影。
这场涉及340亿资产的诉讼,不仅考验着法律对血缘与契约的终极裁决,更撕开了创富一代在财富传承中“人治”与“法治”的永恒矛盾。
当香港法庭的法槌尚未落下,杭州实验室的鉴定结果仍在等待,公众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家族的隐秘,更是中国民营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跨越的制度鸿沟。
亲爱的老铁们: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在法律上已平等,但实际操作中如何平衡血缘认定与财产分配的公平性?
家族企业传承中,“人治”与“法治”的冲突该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化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和感悟。
益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