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神兽”的宝爸宝妈们,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崩溃时刻:玩具扔得满屋都是,找只袜子比寻宝还难!
孩子小的时候,玩完玩具不收拾,咱还能耐心哄着引导;可等娃上了小学,衣服越来越多,课业一忙,根本没空好好整理,好习惯眼看着就要“跑偏”,这可咋整?
别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位教育学背景老爸的带娃收纳秘籍!
从整理玩具到整理衣服
在女儿还没有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关注她收纳习惯的培养了。考虑到女儿的年纪,我们主要是注重培养她收纳玩具的习惯。为了让女儿学会收纳玩具,作为一个教育学背景的爸爸,想了很多有趣的方法,当时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们给她讲过有关的绘本,让她了解玩具也有自己的家;
我们给她买了好看、有趣的收纳盒子,让她觉得整理玩具也是件有吸引力的事情;
展开剩余86%我们用游戏的方法带孩子进行玩具的分类整理。
……
但伴随女儿的成长,尤其当她进入小学后,新的问题便显现出来了—衣服该如何整理?
一方面,因为女孩长大后,衣服变得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与幼儿园相比,小学的课业负担加重了,孩子不能像以前一样把收拾衣服当成一种游戏,也不能用太长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起初,为了省事,我开始替孩子收拾一部分衣服。但时间久了,我发现孩子小时候养成的收纳的好习惯渐 渐“退化”了,我要替她承担的收纳工作越来越多。
于是,我和孩子妈妈一起商量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召开家庭会议
我们很快召开了家庭会议。在会上,我们决定邀请女儿一起参与收纳衣服的家务劳动,并最终形成了集体“决议”。
第一,每次由我或妈妈把晾干的衣服从高高的晾衣杆上取下。
第二,家庭成员每周轮流负责叠衣服,并分三处放置各自的衣服。
第三,每个人负责把各自的衣服收回自己的衣柜。
这个方法实施一段时间后,孩子基本上每天都可以把自己的衣服整理收拾好,在其他物品的收纳上,好习惯也渐渐回来了。女儿在空闲时,还会主动参与家里的其他家务,有时候甚至把干点家务活儿当成了放松和休息。
博士老爸的科学解读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
切勿陷入误区
让孩子参 与家务 劳 动至关重要,但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陷入下面的两个误区:
家长全包
正如我早期的做法,对本该由孩子承担的一些家务劳动大包大揽。不论是因为心疼孩子,还是图自己一时的省事,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助推孩子事事依赖的懒散行为,难以养成做家务劳动的习惯。
由失望到指责
当家长对孩子长期不收纳整理、不做家务的行为感到失望,并逐渐演变成批评指责时,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认识。其实每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展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赞美和赏识。这种渴望才是推动孩子不断进步、努力向上的重要动力源泉,而不是批评指责。弄不好,家长经常的批评指责还容易使孩子形成“我就是一个懒人”的自我认识,丧失改变的动力。
3个方法让孩子顺利参与家务劳动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做家务劳动的习惯。
01
引导“上岗”
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本身也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要共同参与家务劳动,对于家长而言,这是以身作则;对于孩子而言,则可以感受到家庭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家 庭做出贡献。但 是想让孩子顺利成为家务的参与者,家长要做好正确的引导。
明确家务分工制度。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为他们分配适当的家务劳动。
正如我们家对收拾衣服这项劳动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明确了每个人的任务,而且这项任务是孩子能独立完成的。
教授正确的技能。
正如任何工作都有岗前培训一样,当给孩子分配家务时也要告诉孩子一些劳动的技能技巧。比如,我们会事先告诉孩子如何给衣物分类,如何收纳等。
02
好好说话
培养孩子家务劳动习惯中的沟通机制是一个多维度、持续性的过程,要和孩子好好沟通。
首先,亲子间要有充分的讨论和达成认同的基础。
好的沟通都是双向的。我们家正是通过家庭会议的形式和孩子进行讨论,确定了衣服收纳分工合作的计划。
其次,沟通中要有积极的反馈。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认可,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家务的积极性和兴趣。
最后,沟通要持续和调整。
沟通不是一次性的活动,如果发现某种沟通方式效果不佳,家长可以尝试其他方式,如使用肢体语言、改变语气等。
03
做出榜样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深刻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因此,父母应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成为孩子的榜样。通过父母的榜样作用,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家庭中的劳动观念,从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家务劳动中的感恩教育
女儿第一次完整地参与收纳衣服的劳动后,曾对我们说:“我感觉好累,这回真的感觉到你们收拾的不容易了!”
所以,通过孩子通过参与家务劳动,引导他们理解和珍惜家庭成员的付出,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出深厚的感恩之心,也能让孩子体验到付出辛苦和被家人肯定、感谢的喜悦。
生活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而家务劳动就是那串串联起爱与责任的珍珠。
让孩子参与家务,是在他们心中播下责任与感恩的种子,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会生根发芽,绽放出温暖而美好的花朵。
宝爸宝妈们,你们在带娃收纳方面有没有类似的烦恼或者独门秘籍呢?
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吧,说不定你的经验就能帮到其他家长,咱们一起把娃培养成收纳小能手!
来源 |《父母必读》杂志
作者| 王海平(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基础教育系主任院长)
编辑| 高婷
排版 | 小喇叭
发布于:北京市益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